NEWS CENTER
發布時間:2018-03-05 09:06:37瀏覽:697
科技部基礎研究司司長葉玉江日前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準備從加強中央財政支持力度、深化科研項目和經費管理改革、建立完善符合基礎研究特點和規律的評價機制的方面,營造基礎科學研究寬松環境。
葉玉江表示,總體上,我國科學的基礎研究已處于從量的積累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向系統能力提升的重要時期。但與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相比,從整個科技創新的鏈條來講,基礎研究依然是短板。
他認為,導致出現短板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頂尖基礎研究人才和團隊比較匱乏,特別是缺乏能夠心無旁騖、長期穩定深耕基礎理論的基地和隊伍,長期穩定在一個方面上深耕的隊伍和人才比較缺乏。基礎研究跟其他的研究相比,周期比較長,是一個團隊堅持了多少年才做出來的,而且在很長的研究過程中不容易體現科學家的價值。
在葉玉江看來,為科學家營造潛心研究的環境是世界性問題,做基礎研究的科學家就必須心無旁騖,做長期穩定的研究,這是由基礎研究的特點和規律決定的。每一個國家在推動基礎研究的時候都把這個作為很重要的政策目標。
葉玉江指出,《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基礎科學研究的若干意見》對營造寬松的環境主要是從三個方面進行了規劃設計:一是加強中央財政對基礎研究的支持力度,特別是要完善對高校、科研機構、科學家的長期穩定支持機制。還要發揮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國家重點實驗室等研究基地的作用。因為現在大量的基礎研究都是競爭性的安排,在穩定支持方面要有所探索,有所強化。
二是進一步深化科研項目和經費管理改革,要完善符合基礎研究規律的項目組織申報、評審與決策機制,遴選基礎研究項目時更加注重對研究方向、人才團隊及其創新能力的考察,要簡化項目任務書和預算書,落實法人單位和科研人員的經費使用自主權,使科研人員有充足的時間開展科研研究,讓經費為人的創造性活動服務。
三是建立完善符合基礎研究特點和規律的評價機制,要開展基礎研究差異化評價試點,要針對不同的高校、科研機構實行分類評價,制定相應的標準和程序,完善以創新質量和學術貢獻為核心的評價機制,還要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布局基礎研究,擴大高校與科研院所學術自主權和個人科研選題的選擇權,健全完善科技獎勵等激勵機制,提升科研人員的榮譽感。還要建立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容錯機制,鼓勵科研人員大膽探索,挑戰未知?!鳎ㄐ靿粝?/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