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調查成果快訊》近日刊發了“中國礦產地質志”項目所屬課題“中國銻礦產地質總結研究”取得的系列重要成果。
據介紹,該課題由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承擔,主要目標任務是通過開展中國銻礦產地質總結研究工作,研編《中國礦產地質志·銻礦卷》,全面匯總全國銻礦產全貌及其成礦規律,發展銻礦成礦理論,提高銻礦產地質研究科學水平,實現為政府部門制定資源和區域發展規劃、銻礦產勘查部署,為礦業界銻礦產勘查、開發,為地質界院??蒲信c教學服務和提高銻礦產資源保障程度的目標。
典型紅銻礦和部分典型銻礦床照片
在前人對中國銻礦床空間分布特征研究及銻成礦區帶劃分的基礎上,參考徐志剛、陳毓川等編著的《中國成礦區帶劃分方案》及“全國銻礦資源潛力評價”研究成果,系統劃分出中國銻成礦單元,即3個銻成礦域、4個銻成礦省和14個銻成礦區帶。
從成礦域、成礦省、成銻帶、礦集區的角度對銻礦的成礦條件進行探討,提出今后勘查工作部署建議,指出礦集區找礦是我國銻礦找礦突破的必由之路。通過開展潛力評價和成礦預測,對全國94個Ⅲ級銻礦預測區的基本情況進行了匯總研究,為指導今后銻礦找礦工作部署提供了依據。
在充分利用同位素年齡數據的基礎上,將中國銻礦的主要成礦期分為5個(加里東期、海西期、印支期、燕山期和喜馬拉雅期),進一步明確了華南尤其是上揚子低溫成礦域多期次成礦演化的認識,對各成礦期的成礦規律進行了歸納總結;同時,結合銻礦儲量,認為中國銻礦主要形成于中生代和新生代。
分析了中國銻業的基本狀況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探討了銻在新興產業發展中的應用和趨勢,為銻礦業未來的發展提出建議。首次分地區(西北、華北、東北、西南、中南、華東)系統論述了中國銻礦資源的稟賦特征和時空分布特征,對100余處代表性銻礦床的發現和勘查簡史、區域地質背景、礦床地質特征、礦床成因、成礦預測和找礦方向等進行了較詳細的介紹,為銻礦床的研究樹立了“模板”。
完善全國銻礦床成礦系列,補充厘定與銻礦有關的18個礦床成礦系列(組)和26個亞系列,并對主要成礦系列進行了論述?;谥袊R成礦系列研究,以空間為橫軸、時間為縱軸,建立了中國銻礦成礦譜系圖。反映了銻成礦作用與區域構造、巖漿活動、沉積作用演化密切相關,體現了成礦的繼承性和突變性等規律,進一步表達了成礦系列時空演化的順序和空間定位規律。在總結120年銻礦勘查開發利用歷史的基礎上,探討了中國銻礦勘查評價存在的關鍵問題,提出銻作為單礦種開展地質找礦、資源開發及礦政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建議,要加強老礦山外圍及深部、新地區、新類型銻礦的找礦勘查,加強銻礦作為保護性開采特定礦種加以管理的必要性,以及銻礦高端開發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為后續工作提供了科學依據。(中國礦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