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CENTER
發布時間:2024-08-07 14:43:00瀏覽:3168
我國地質條件復雜,是世界上地質災害最嚴重、受威脅人口最多的國家之一。特別是隨著全國范圍進入主汛期,因強降雨致災情形處于高發頻發態勢,給廣大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帶來極大風險隱患。習近平總書記近期多次就重大自然災害防治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廣東梅大高速茶陽路段塌方事故發生后再次明確指示要“加強監測預警,完善應急預案,及時排查處置重點地區和關鍵領域風險隱患,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大局穩定”。總局黨委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進一步聚焦地質災害監測預警處置及地下空間安全運營,積極主動為出現洪峰、決堤、內澇、塌陷等情況地區提供第一線救援支撐和高水平技術咨詢,全面樹牢踐行總體國家安全觀。
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生動詮釋央企責任擔當
中國煤炭地質總局作為地勘領域的“國家隊”,總局新一任黨委始終胸懷“國之大者”,以高度的政治站位,建立“總局統籌部署,各級扎實推動,一線強力落實”的地質災害監測預警處置工作機制??偩贮h委多次部署檢查,黨委書記賈春曲帶隊赴廣東深圳、福建廈門、陜西西安、河北雄安等重點地區,深入協調對接,布置技術服務;主持召開行業地災預警預測研討會,提升災害預警能力??偩炙鶎倨髽I積極備戰,主動請纓,在受災害影響嚴重地區和人民強烈需要的關鍵時刻,挺身而出,作出地質勘探“國家隊”應有貢獻。
所屬廣東局積極參與梅大高速災害救援重建工作,積極參與汛期各類地質災害防治和救援,協助梅州市自然資源局進行踏勘,深入當地學校和居民社區開展地質災害風險巡查排查工作。安排30余人次在廣東省梅州市20多個鄉鎮參與汛期地質災害隱患調查,排查出滑坡、崩塌災害風險點72處,編制的《梅州平遠縣、蕉嶺縣及其周邊強降雨斜坡地質災害隱患風險排查工作報告》成為當地政府防災救災的指導書。
(圖為廣東局一五二隊技術人員排查災害風險點)
所屬中化局浙江院安排20余人次在浙江省衢州市常山縣、杭州市淳安縣、建德市、諸暨市、麗水市景寧縣等地駐守,排查地質災害風險點位524處,巡查地質災害點位267次,應急調查點位46處,應急值守66次,檢查和監督地質災害治理工程6個,配合地方政府轉移安置受威脅群眾共601戶1051人。
所屬中化局明達海洋公司在龍巖項目施工現場遭受損毀的情況下,一方面提前有序撤離現場人員及機械設備,一方面積極配合地方政府做好災害防治工作。建立一支由15名管理人員和8名特種設備操作人員組成的防汛救災小組,組織8臺挖掘機、鏟車等設備,先后協助龍巖市永定區虎崗鎮虎東村、高陂鎮西陂村等4個鄉鎮、6個行政村清理阻斷道路的塌方點15處,協助當地村民清淤2萬余立方米。
所屬湖北局物測隊作為武漢市江夏區自然資源和城鄉建設局的地質技術支撐單位,在江夏區連續遭受暴雨侵襲,多處山體出現滑坡的緊急關頭,迅速響應,組織6名技術骨干前往災情現場,為災害應對提供技術保障,成功識別出7處潛在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并提出專業處置建議,及時有效地保障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圖中左為湖北局基礎公司項目部,右為省級S410濉永公路)
所屬江蘇局積極配合南京市開展城區排澇防澇工作,成立一支由黨員和青年技術骨干組成的應急排險突擊隊,檢測汛期積水造成的路基松軟等道路病害。突擊隊采用橫波地震儀、三維地質雷達等先進儀器,對南京地鐵六號線太平門北側施工地面突發的裂隙開展“拉網式”排查,保障地鐵線路施工安全。
攻關核心技術“金剛鉆”,筑牢地下空間“安全閥”
地下空間運營安全是地區安全工作的重點難點易忘點,總局所屬地質勘查和地理信息企業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研發各類務實管用新型技術,配合地方政府強化安全隱患排查和處置,為安全、綠色、智能、高效充分利用地下空間加碼安全系數。
所屬地下空間公司基于城市地下設施基礎數據庫,搭建物聯感知網,實現對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數據全面感知、自動采集、監測分析、預警上報的“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解決方案。完成具有完全開放性的國產處理器內核底層平臺基礎上的智慧物聯監測設備研發生產。自主研發的智慧井蓋、水質檢測儀、流量計、毫米波液位計等產品在多個項目中自用和實現對外銷售,節約外采成本50%以上,并且可根據項目需求實現定制開發。研發的雷達圖像AI智能識別系統可使解譯速度大幅提升,病害檢出率達到92%,檢出正確率超過82%。自研的雷達天線實現對外銷售。在西安市,綜合利用天空衛星遙感+地面探地雷達技術對供水管網安全隱患進行排查,發現128處病害隱患,其中空洞41處、脫空47處、疏松40處,潛在塌陷面積約413平方米,避免直接經濟損失2200萬元。常態化為西安市曲江新區、雁塔區、高陵區等區域進行城市道路病害探測及應急服務,有效降低所在區域的城市道路地下病害發生,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在廈門市,為集美區開發排水管網智慧化平臺,集基礎設施資源管理、運行數據集成、管養維護綜合監管、應急指揮決策于一體,實現排水專業管網信息集中統一管理和共享交換、實時運維。
(技術人員正在進行微動探測)
所屬廣東局落實總局黨委書記賈春曲帶隊拜訪廣東省委副書記、深圳市委書記孟凡利等座談會精神,推動聯合共建省級區域地質災害監測預警防治科技中心。擁有用于地下資源探測、地下構筑物監測的三維地質雷達、二維地質雷達等先進設備56臺套,以及用于地下工程施工的旋挖鉆機、連續墻抓斗、攪拌樁機、土壤冷凍機組等大型設備40余臺套。實施的國內首例地鐵上蓋超高層建筑大直徑基樁工程,采用全回轉+減震管+旋挖成孔施工技術,成功解決可能對鄰近隧道產生不利影響的難題。研究的高滲透性承壓砂層水凍結法用于地鐵聯絡通道施工,地層解凍后基本可恢復原狀,對地層擾動或破壞性小,不會造成地下水質污染,是真正綠色施工工藝,也是行業發展趨勢。凍結法等成果推廣到多個地鐵聯絡通道、盾構開倉換刀等地下空間項目,達到國內領先水平。運用管波探測技術充分探測持力層范圍內的溶洞,相比一樁多孔的鉆探,效率提高50%以上,成本降低40%以上。在深圳市,承擔“1∶50000區域地質調查”項目,查明深圳市地層特征,評價區域穩定性,首次編制完成深圳市1∶50000基巖地質圖和斷裂構造分布圖等,厘定了深圳巖石地層單位,并圈定7處巖溶分布區。
所屬航測局自主創新成果“典型地質災害監測與防治信息化關鍵技術及應用”獲中國地理信息科技進步獎,攻克了滑坡、崩塌、礦區沉陷等典型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面臨的“難看全”“難細查”“難統一”“難防治”四大技術瓶頸。在陜西省,今年以來完成示范應用,識別隱患千余處,核查驗證正確率優于70%,部分區域高達90%以上,助力數字陜西建設。在新疆喀什,開展喀什三角洲水文地質和環境地質遙感解譯、地下水資源利用保護地理底圖編制及遙感解譯、地質災害群專結合監測預警點建設等項目,獲取常規地面調查難以取得的地質信息,提高地質環境工作預見性,為“絲綢之路經濟帶”“中巴經濟走廊”“南疆居民安全飲水工程”等提供地質技術支撐。
所屬勘研總院針對0—200米地下空間探測技術,研發出基于深度學習的探地雷達道路病害智能檢測系統,建立三維探測雷達道路病害探測技術體系,使城市道路病害的識別精度實現飛躍,空洞探測準確率提高到70%以上,達到國內先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