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CENTER
發布時間:2022-01-06 23:50:15瀏覽:2188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中國煤炭報》聯合評選
“陜煤集團杯” 2021煤炭行業十大新聞
1、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國家能源集團榆林化工煤炭綜合利用項目規劃建設運行情況
9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國家能源集團榆林化工有限公司,了解循環經濟煤炭綜合利用項目規劃建設運行情況。在中心控制室,習近平觀看項目產品展示,對企業堅持創新發展,堅持安全、穩定、清潔運行的做法表示肯定。隨后,習近平到年產40萬噸乙二醇項目現場察看,詢問煤化工深度發展有關情況,同企業職工代表親切交流。他強調,榆林是國家重要能源基地,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煤炭作為我國主體能源,要按照綠色低碳的發展方向,對標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立足國情、控制總量、兜住底線,有序減量替代,推進煤炭消費轉型升級。煤化工產業潛力巨大、大有前途,要提高煤炭作為化工原料的綜合利用效能,促進煤化工產業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發展,把加強科技創新作為最緊迫任務,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積極發展煤基特種燃料、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等。
2、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科學定位煤炭與碳達峰碳中和關系
2021年下半年,碳達峰碳中和相關頂層設計陸續出臺。9月22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10月24日,國務院印發《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12月8日至10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科學定位了煤炭與碳達峰碳中和關系。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要正確認識和把握碳達峰碳中和。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要堅定不移推進,但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要堅持全國統籌、節約優先、雙輪驅動、內外暢通、防范風險的原則。傳統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礎上。要立足以煤為主的基本國情,抓好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增加新能源消納能力,推動煤炭和新能源優化組合。要狠抓綠色低碳技術攻關。要科學考核,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創造條件盡早實現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加快形成減污降碳的激勵約束機制,防止簡單層層分解。要深入推動能源革命,加快建設能源強國。
3、煤炭企業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積極穩價保供
2021年煤炭價格較大幅度波動。煤炭企業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積極行動,穩價保供。在市場趨緊時,國家能源集團、中煤集團、山西焦煤集團、陜煤集團等煤炭企業主動下調現貨煤價格。1月至9月,國家能源集團供應長協煤4.37億噸,累計向社會讓利超400億元。9月底承擔河南省的煤炭保供任務后,山西焦煤集團成立保供工作領導組,細化制定四季度電煤保供工作實施方案,電煤保供任務全部分解落實,與河南省有關方面完成了資源匹配、合同簽訂等對接工作。截至10月31日,貴州盤江煤電集團2021年已供應電煤1358萬噸,同比增加248萬噸,同比增長22%。11月4日,由徐礦集團新疆蘇能煤炭運銷公司緊急調撥的2700余噸煤炭,跨越5000余里、歷經5天4夜抵達江蘇市場。12月以來,全國煤炭日均產量較9月增加200萬噸,目前煤炭日均供應量達到1200萬噸左右,全國統調電廠存煤較9月末增加9000萬噸,超去年最高水平。
4、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設立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
11月17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設立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促進綠色低碳發展。在前期設立碳減排金融支持工具的基礎上,再設立2000億元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形成政策規模,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此次設立的2000億元專項再貸款,按照聚焦重點、更可操作的要求和市場化原則,專項支持煤炭安全高效綠色智能開采、煤炭清潔高效加工、煤電清潔高效利用、工業清潔燃燒和清潔供熱、民用清潔采暖、煤炭資源綜合利用和大力推進煤層氣開發利用。具體方式是,全國性銀行向支持范圍內符合標準的項目自主發放優惠貸款,利率與同期限檔次貸款的市場報價利率大致持平,人民銀行可按貸款本金等額提供再貸款支持。統籌研究合理降低項目資本金比例、適當稅收優惠等措施,加大對煤炭清潔高效利用項目的支持力度。
5、煤炭行業“十四五”發展定位明確
3月11日通過的我國“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推動煤炭生產向資源富集地區集中,完善煤炭跨區域運輸通道和集疏運體系,推動資源型地區可持續發展示范區和轉型創新試驗區建設,實施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和獨立工礦區改造提升工程,推動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加強煤炭儲備能力建設。5月29日,《煤炭工業“十四五”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印發,提出到“十四五”末,國內煤炭產量控制在41億噸左右,全國煤礦數量控制在4000處以內,建成智能化采掘工作面1000處以上。12月7日,《煤炭工業“十四五”安全高效煤礦建設指導意見》印發,提出到2025年全國建成約1150處安全高效煤礦。煤炭行業在“十四五”期間的發展定位逐漸明確。
6、煤炭老礦區轉型發展方向逐漸清晰
近年來,一批煤炭老礦區全面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探索出各具特色的轉型發展新路。山東能源集團布局內蒙古等地煤炭資源開發,擁有省外煤礦44處、年產能2億噸左右。中國平煤神馬集團打造豫西南煤基先進材料工業長廊,工業總產值將超過2000億元。華陽新材料科技集團加快培育石墨烯新材料等新興產業集群。徐礦集團開展專業化服務,外包業務涉足6個國家、9個省份,分流安置職工近萬人。6月18日,全國煤炭行業老礦區轉型發展現場會在江蘇徐州召開。11月5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自然資源部印發《推進資源型地區高質量發展“十四五”實施方案》。11月19日,國家發改委等印發《 “十四五”支持老工業城市和資源型城市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11月19日,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印發《煤炭行業“十四五”老礦區轉型發展指導意見》。11月26日,《“十四五”特殊類型地區振興發展規劃》公布。煤炭老礦區轉型發展方向逐漸清晰。
7、中長期合同首次實現發電供熱用煤全覆蓋
據2022年度全國煤炭交易會消息,這次煤炭中長期合同簽約首次實現了發電供熱用煤全覆蓋。交易會上,來自山西、陜西、內蒙古等地的煤炭企業和國內部分發電供熱企業簽訂了煤炭中長期合同,首批簽約量超過了2.6億噸。合同明確,核定生產能力在年產30萬噸及以上的煤炭生產企業原則上均被納入簽訂范圍;而需求方,發電供熱企業除進口煤以外的用煤100%要簽訂中長期合同。在合同價格方面,“基準價+浮動價”的定價機制不變,具體浮動范圍根據全國煤炭交易中心、中國煤炭運銷協會等幾家機構發布的價格指數確定。此次簽訂的煤炭中長期合同要求供需雙方必須明確合同數量、質量、期限、流向以及運輸方式等。合同預付款由供需雙方協商確定,原則上不超過10%。
8、煤礦安全生產法規體系進一步完善
2021年,與煤礦安全生產相關的法律法規陸續出臺,煤礦安全生產法規體系進一步完善。4月27日,應急管理部、國家礦山安監局、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修訂后的《煤礦生產能力管理辦法》和《煤礦生產能力核定標準》,明確了煤礦核定生產能力檔次劃分標準。5月12日,國家礦山安監局印發《礦山安全生產舉報獎勵實施細則(試行)》。5月25日,國家礦山安監局印發《礦山重大隱患調查處理辦法(試行)》。6月10日閉幕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進行了修改,進一步加大對生產經營單位及其負責人安全生產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10月12日,國家礦山安監局印發《煤礦防滅火細則》,強調火災防范關口前移,實現火災早期預警和措施優化改進,因地制宜選取兩種及以上防滅火技術手段,變被動治理為主動預防。
9、400萬噸/年煤間接液化成套技術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11月3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京召開,由國家能源集團寧夏煤業聯合20余家單位協同攻關完成的400萬噸/年煤間接液化成套技術創新開發及產業化項目被授予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該項目攻克了大型煤間接液化“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實現了從千噸級中試到400萬噸級的工程放大,建成了全球單體規模最大的400萬噸/年煤間接液化項目。該項目首創高溫漿態床費托合成工藝,實現了煤間接液化的高油品收率和高能量利用效率,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開發的高效漿態床費托合成反應器,實現了高溫漿態床費托合成工程放大;單噴嘴干煤粉加壓氣化爐、高純凈臨氫超厚鋼板等重大裝備及關鍵材料制備技術瓶頸的突破,實現了百萬噸級煤間接液化重大裝備及材料國產化,填補了多項國內空白。
10、煤炭企業數字化轉型進入新階段
2021年,以山東能源集團為代表的煤炭企業數字化轉型進入新階段。4月27日,山東能源集團獲得SAP全球創新大獎,成為中國唯一一家獲獎企業;6月18日,全國首個“煤炭5G+工業互聯網標準化工作組”在山東能源集團啟動;9月6日,山東能源集團財務信息系統整合項目首批單位上線;2021年,山東能源集團累計建成154個智能化采煤工作面、124個智能化掘進工作面,9處煤礦成為國家首批智能化示范建設煤礦。在國務院國資委3月發布的“2020年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典型案例”中,中煤集團“綜采工作面智能開采系統”、鄭州煤礦機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鄭煤機首套成套智能化工作面推廣及應用”以及淮北礦業集團“煤礦物聯網平臺與單兵裝備”入選。8月中旬,陜煤集團供應鏈線上報銷軟件“薪福通”完成了試運行期間的第一筆付款,線上報銷開啟財務數字化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