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生態文明建設持續深入開展,礦山生態修復也成為全國范圍生態環境整治和修復,相關企業業務布局的重要內容。
礦山生態修復關鍵要產業化市場化
現代礦業發展過程中,生態、環境要求提高是全球礦業都要面對的,我國礦業對綠色發展基礎差、要求高,所以面臨的問題更加突出。據2017年全國礦產資源開發環境遙感監測數據顯示,全國礦產資源開發占用土地面積約362萬公頃。其中,歷史遺留及責任人滅失230萬公頃,在建/生產礦山132萬公頃,存在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含水層破壞、塌陷、地表破壞等各種各樣的問題。
近些年,從中央到地方,支持礦山生態修復的力度不可謂不大。自然資源部數據顯示,在中央和地方各類資金支持下,截至2016年,全國用于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資金超過900余億元,完成治理恢復土地面積約92萬公頃。
原國土資源部地質環境司司長,中國地質災害防治工程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綠色礦山推進會高級顧問關鳳峻表示,綠色礦業發展到目前的形勢,并不是市場需求波動的周期問題,而是長期的基本層面的問題。所以,不是發一個文件、設定一些標準、組織個評委會、評審批準一些綠色礦山,就實現了綠色礦業,而是要把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放到索取礦物原材料同等甚至更高的高度。礦山生態修復要更好完成,需要理論、輿論先行,改造舊產業培育新產業;需要所有的工藝、設備、技術及其標準規范等,全面從新審視、調整、編制;需要推動水、修復、監測、治理乃至標準規范等關鍵鏈條產業化、市場化。
礦山生態環境修復具有綜合性、復雜性、專業性和創新性等特點。目前,北方地區礦山地質災害包括地貌景觀破壞、地下含水層破壞、土地資源占壓與破壞、環境污染等方面在內的圍繞我國礦山地質環境的問題多達20余種,完成一個綜合性礦山修復工程需要涵蓋巖土工程學、地質學、生物學、土壤學和水土保持學等多學科知識和技術支持。
在產業服務輸出方式上,通過對所承接項目區礦產開采造成的生態環境破壞進行深入調研和數據檢測,按項目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包括場地環境勘察、規劃設計、地質災害治理、生態修復和簡易維護。在多年礦山、荒山修復領域實踐基礎上總結形成的以鄉土植物為主,兼具提供適宜的養護措施的礦山生態恢復集成技術也日臻成熟,具備有效治理因礦產開采所引起的水土流失、土壤污染、滑坡、植被退化等問題的能力。
用本土植物完成礦山修復
利用鄉土植物,推廣節水低耗技術與材料,建立生態、經濟、社會效益三者協調平衡。
啟用鄉土植物實現生態修復,有其天然的優勢。在國內礦山生態修復過程中,國外植物品種作為修復技術的一部分被大量引入,導致不僅建植養護成本高,耗水量大,還因為不適應當地的環境,草種難以成活,重復建設投資頻繁發生。比如內蒙古草原生長的野花、野草,既抗寒又抗旱,生長頑強而蔥郁。經過多年人工采集和保存,建設了一個規模龐大的種質資源庫存放本地優質草種,并對“抗旱、抗寒等抗逆性強的鄉土植物”,開展系統性研究,野生地榆、二色補血草、細葉百合、長青石竹……這些曾經在大草原上素常的野花野草,經過科研人員的馴化和繁育,取代了國外進口的“貴族花草”,成為北方城市、草原、礦山冬季里的綠色主角。
生態大數據助力礦山修復
做好大生態,需要強大的生態用種及數據智慧配合。礦山生態修復技術離不開生態大數據平臺的“技術導航”。
依托生態大數據平臺,能夠提供涵蓋規劃設計、產品技術研發、植物配比、工程施工的系統性礦山(邊坡)修復及環境治理解決方案。
在生態大數據平臺上,鎖定經、緯度上任意一點,就可以查到包括土壤、氣候、原生植物、草地類型、退化情況在內的該地區草原生態大數據。根據當地氣候、土壤、水文、草原退化情況等特點,選擇適宜的修復集成技術、適宜的草種組合,精準修復生態。
大數據平臺集成某一地區近二十年來的“水土氣、人草畜、微生物”等生態關鍵因素指標數據,收集包含內蒙古草原、京津冀地區、寧夏、西藏等地鄉土植物幾十萬份種質資源、植物標本和土壤樣本。僅收錄喬灌草的物種適宜性數據已達30000多種。運用數據儲備和分析集成,能為不同地區專屬定制相應的“生態+農業”“生態+牧業”“生態+林業”等專業數據平臺。不僅如此,生態大數據平臺還可以實現對一個區域的生態平衡的動態監測,針對缺失和破壞物種主動完成生態修補。
依靠大數據技術可復制性和易拓展性的特點,未來可以在全國各區域開展生態修復業務,并將生態大數據技術、全系列產品、技術標準、科技成果輸出應用到各個地區的農業、林業、牧業等領域,為當地生產生活提供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