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CENTER
發布時間:2018-03-05 09:04:57瀏覽:733
“中國制造2025”頂層設計的完成及其技術路線圖的逐漸明晰,正使得這一有可能影響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政策部署加快落地,進入全面深入實施階段。
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年1月底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透露,在國家制造強國建設領導小組領導下,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制造2025”的頂層設計已經完成。
此前,“中國制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創新路線圖(2017年版)發布會舉行。記者了解到,新版路線圖補充了一些新技術、新業態,同時突出強調了關鍵材料和關鍵專用制造設備的重要性。
據了解,“中國制造2025”啟動實施兩年多以來,已經形成縱向聯動、橫向協同的工作機制,五大工程正在穩步推進,國家級示范區也將于近期啟動創建,一批重大標志性項目和工程陸續落地,制造強國建設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但是,隨著全球制造業發展格局的變化和技術快速迭代,“中國制造2025”的實施仍面臨著巨大挑戰——當前有三個格局仍然沒有改變:一是關鍵核心技術和裝備受制于人的局面沒有根本改變;二是在全球產業鏈分工中,整體上仍處于中低端的格局沒改變;三是前堵后追、兩面夾擊的外部競爭環境沒有根本改變。
基于此,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于2017年初啟動了技術路線圖的修訂工作。此次修訂沿用了2015年版路線圖所確定的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等十大重點領域,以及23個優先發展方向,并對數百項重點產品、技術的種類、參數、量級、目標等進行了認真細致的調整和優化。
為細化落實“中國制造2025”,著力突破制造業發展的瓶頸和短板,搶占未來競爭制高點,國家制造強國建設領導小組啟動了“1+X”規劃體系的編制工作。目前,11個X均已發布實施。
“1”是指“中國制造2025”,“X”是指11個配套的實施指南、行動指南和發展規劃指南,包括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工業強基、智能制造、綠色制造、高端裝備創新等五大工程實施指南,發展服務型制造和裝備制造業質量品牌2個專項行動指南,以及新材料、信息產業、醫藥工業和制造業人才4個發展規劃指南。
但正如一位工信部人士所言,技術路線圖是第三方咨詢機構及專家的研究成果和公共咨詢報告,是引導性和參考性的,不是政府指令性的。戰略咨詢委組織編制和發布技術路線圖與世界各國智庫發布各類產業技術創新研究報告的性質是相同的,不能誤讀和曲解技術路線圖的性質。11個X也是引導性的,旨在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X的4個發展規劃指南中,新材料產業發展指南是以滿足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和重大技術裝備急需為主攻方向,構建以企業為主體、以高校和科研機構為支撐、軍民深度融合、產學研用協同促進的新材料產業體系,突破一批新材料品種、關鍵工藝技術和專用裝備;信息產業發展指南是以加快建立具有全球競爭優勢、安全可控的信息產業生態體系為主線,強化科技創新能力、產業基礎能力和安全保障能力,突破關鍵瓶頸,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產品質量,完善基礎設施,深化普遍服務,促進深度融合應用,拓展網絡經濟空間。
而“中國制造2025”在地方的實施也將更加注重差異化的定位和錯位發展,根據國家戰略部署,通過示范區建設,引導各省市按照比較優勢聚焦主導產業、對標國際高端領域,培育發展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
苗圩表示,“中國制造2025”已經成為工業和信息化部深度參與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雙邊多邊合作的一個標志性符號。特別要強調的是,“中國制造2025”是開放的體系,是包容的體系,工業和信息化部與相關的國家和地區在戰略、標準、技術、人才、高端制造裝備等方面開展了廣泛的合作和交流。
比如,我國成立了中德智能制造工業4.0標準化工作組,開展了“中國制造2025”與美國國家制造業創新網絡的交流,還建立了中歐、中法、中意工業能效合作和綠色制造的工作組。
苗圩強調,2018年,我國將深入實施“中國制造2025”,重點推進以下幾項工作:一是繼續深入實施好五大工程;二是創建“中國制造2025”的國家級示范區;三是培育若干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四是推進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組織實施工業互聯網的平臺培育、百萬工業企業“上云”等工程;五是提升制造業的供給體系質量,落實好2018年鋼鐵去產能的任務,實施新一輪重大技術改造升級工程;六是優化制造業的發展環境,特別是深化“放管服”改革,降低制度交易性的成本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