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CENTER
發布時間:2017-01-16 08:56:16瀏覽:660
“航空地球物理勘查技術系統”成果近日榮獲2016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該成果主要依托“863”計劃重大項目,結合地質調查任務,“產學研軍”結合,由中國地質調查局國土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牽頭,成都理工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吉林大學等25家單位共計51個科研團隊聯合攻關、共同參與完成。成果的研發和應用,使我國航空地球物理勘查技術總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航磁梯度和航空伽瑪能譜測量系統研制等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發展高精度、高效率和大深度的航空探測技術,是實現快速找礦突破,緩解能源、礦產資源緊缺的有效途徑。我國航空物探測線工作量每年需求在100萬千米以上,對重要金屬礦產的探測深度要求在500米以上,因長期受制于國外對敏感高科技的封鎖和壟斷,現有勘查能力和技術水平遠難滿足要求。
對此,以中國國土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副主任、總工程師熊盛青為首的“國家重點領域創新團隊”,自主研制出全套先進實用的航空地球物理勘查系統和技術,成果的研發和應用,打破了國外技術封鎖與壟斷,結束了航空物探裝備長期依賴進口、受制于人的被動局面,已成為支撐我國中西部礦產資源及能源調查評價的主力裝備和技術;研制集成的航空地球物理勘查系統已在地質礦產評價、海洋地質調查等國家專項和輻射環境評價與核應急等工作中得到應用,其中整體成果在全國地質礦產調查中全面推廣應用,已成為重要裝備和技術。在地質調查、礦產資源調查、地下水勘查、環境監測、地學研究、國防建設等許多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該成果建立的高效、快速和綠色的現代化勘查技術,有力支撐了全國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團隊研制集成了國內首套航空重/磁/遙感綜合勘查系統和全部國產化的航磁/電磁/伽瑪能譜多方法綜合勘查系統,制定出系列勘查技術標準,實現了航空物探遙感綜合勘查,填補國內空白,形成了“空地一體化”的快速找礦技術體系。在青海、河北和黃海等26個測區完成航空物探綜合測量145.49萬千米,探獲鐵礦資源量30億噸以上,經后續工作在青海、河北等地發現了肯得柯克等10多處大型鐵、多金屬礦,間接經濟效益6.8億元,潛在經濟效益超1萬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