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CENTER
發布時間:2016-05-11 09:03:52瀏覽:735
一份題為《湖南省礦山環境整治與生態修復視察報告》,早些時候擺到了湖南省政府有關領導的案頭。
記者日前在湖南省國土資源廳采訪時了解到,這份報告由湖南省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遞交,是該委員會組織部分委員于2015年9月就湖南省礦山環境整治與生態修復情況開展專題視察與調研的成果。視察組重點視察、調研了郴州柿竹園有色金屬礦區、三十六灣多金屬區等礦區,聽取了主管部門與礦山企業的匯報,并組織有關人員開展了座談交流。
湖南省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的有關專家表示,礦山環境整治與生態修復是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該委員會組織部分委員進行此次視察、調研,并向有關部門提供具體的情況報告,旨在了解、支持和參與這項工作,并為全省環境保護與生態文明建設獻計獻策。
那么,這份出自湖南省政協的專題報告到底就礦業領域的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哪些錦囊妙計呢?
精準發力 成效明顯
湖南省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的部分委員通過實地視察、調研后認為,近年來,按照湖南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由湖南省國土資源廳牽頭,重點圍繞四個方面開展工作,湖南省礦山環境整治與生態修復取得的成效還是看得見、摸得著的。
首先,持續開展礦業秩序專項整治,深入推進礦產資源開發整合。在礦山整頓規范工作中,湖南省授權國土資源部門牽頭,以煤炭、鎢、銻、鉛、鋅、錫等為整治重點礦種,以柿竹園、黃沙坪等100多個礦區為整治重點區域,嚴厲打擊無證開采、亂采濫挖、非法轉讓、超深越界等違法行為。
國土資源部門對郴州三十六灣、魯塘礦區、新田嶺礦區、黃沙坪礦區等礦區進行了集中整治,扭轉了該地區長期亂采濫挖的狀況,有力地截斷了湘江流域新的礦山污染源。例如,臨武縣政府按照“關閉整頓、資源整合、標本兼治、綜合治理”原則,痛下決心,對三十六灣礦區實行“休克療法”,累計投入10億元,對三十六灣礦區實施了全面整治,取得了顯著成效。據了解,郴州全市礦山企業由2005年的1314家減少到目前的662家,減幅達49.6%,其礦業發展經歷了從“亂”到“治”再到“綠”的歷程。
郴州,只是湖南國土資源部門開展礦山整頓整合整治的一個縮影。數據顯示,湖南省礦山總量已從本世紀初的12000多家減少到2013年的7300多家,去年三季度,僅煤礦礦區整合方面,全省就已整合到7個,整合關閉煤礦31個,注銷煤礦采礦權許可證460多個。2015年7月,湖南省政府下發了《關于繼續推進礦產資源開發整合的通知》,確定了湘潭市鶴嶺錳礦區、祁東烏江大嶺鉛鋅礦區等10個省政府掛牌督辦重點整合礦區,并明確全省各市州必須按照整合方案要求,自行確定一批重點整合礦區,且不得少于2個,主要包括小礦影響大礦統一規劃開采的礦區,一證多開、大礦小開的礦區,礦業權密集或重疊的礦區,地質環境脆弱的礦區等。
深入推進礦產資源整合帶來的更深刻的變化是礦業開發理念與發展格局的深刻調整。目前,湖南省10個重點整合礦區中已有8個完成了開發整合方案,全省已有13個市州自行確定了2個以上的重點整合礦區。其整合后的礦山因資源儲量有保障,正全力提高采、選、冶水平,降低成本和能耗,堅定不移走綠色礦業經濟路子;優勢企業因有礦產精深加工等優勢,產業集群集聚效應開始顯現,礦山實現了由“黑”到“綠”的華麗轉身,礦產優勢正逐漸轉化為經濟優勢。
其次,加強調查評價,全面摸清礦山家底。在這方面,湖南省國土資源部門充分發揮地質勘查部門的技術支撐作用,與地勘單位密切合作,主要做了兩件事:一是2007年~2009年,湖南省國土資源廳部署在全省開展了礦山地質環境調查與評價,經過3年的工作,投入工作經費5000多萬元,共計調查礦山7328個,編制調查與評價報告136份,開展了5個專題研究,建立礦山地質環境檔案7328套,建立了省、市、縣三級礦山地質環境數據庫;二是圍繞礦業集中開采區,重點對湘江流域地質環境的影響評價開展了一系列基礎調查,如湖南省洞庭湖區多目標地球化學調查、婁邵盆地基本農田區土地環境地質調查、湖南省湘江流域南部土地環境地質調查,以及復合污染土壤典型污染物的空間分布規律和遷移轉化途徑研究。相關專題的調查成果為治理礦山環境提供了重要依據。
再次,實施重點工程,促進轉型升級。一是強化礦山企業治理責任。依據《湖南省地質環境保護條例》、《湖南省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備用金管理暫行辦法》等相關的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遵循“誰破壞,誰治理,誰治理,誰受益”的總原則,湖南省已督促2300多個礦業權人嚴格履行法定義務,自籌資金28.18億元開展了礦山環境恢復治理工作;強化礦山企業“邊開采,邊治理”意識,嚴格執行礦山企業在進行延續登記時必須申請礦山地質環境分期驗收,經驗收合格的才受理延續登記。目前,湖南省共有1767個礦山通過了礦山地質環境驗收。二是在全省開展“礦山復綠”行動。2012年起,湖南省積極響應國土資源部關于開展“礦山復綠”行動的號召,結合該省推進湘江一號工程,制訂了《湖南省“礦山復綠”行動方案》,在“三區兩線”(重要自然保護區、景觀區、居民集中生活區及重要交通干線、河流沿線)的可視范圍內,明確時限,明確責任,開展集中整治,分類治理。各市州政府也牽頭制訂了相應方案。湖南省國土資源廳在部門預算中連續3年安排專項資金近7000萬元,部署29個“礦山復綠”行動示范工程,帶動全省由地方政府或企業復綠的礦山近1000個,投資2.97億元,復綠面積1210公頃。三是加大資金投入,全面實施重點工程。2000年~2014年,湖南省國土資源廳組織指導各市州申報實施了95個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項目,總共獲得中央財政20.97億元資金支持,特別是耒陽、資興、冷水江3個資源枯竭型城市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重點工程以及郴州蘇仙區金屬礦區、湘潭錳礦區礦山地質環境治理示范工程的實施,帶動地方和企業投入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及生態修復資金近200億元。通過項目的實施,湖南省不僅消除了礦山地質災害隱患,保護了人民生命及財產安全,恢復了礦區及周邊的交通,而且減少了礦渣有害成份對水土的污染,全省礦山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同時還促進了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發展。
據不完全統計,開展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后,湖南省新增用地12515.7公頃,其中耕地1110.01公頃,林地1988.95公頃,其他用地9175.74公頃。項目區內通過恢復治理建成寶山、柿竹園、湘潭錳礦國家級礦山公園3個,以及蘇仙區東河、西河沙灘公園、桃林鉛鋅礦銀沙灘等多個公園及休閑運動場所。滿目瘡痍的山體正在恢復植被,曾經污水橫流的河岸已建成環境優美的礦山公園,實現了減災效益、環境效益、經濟效益三贏的局面。同時,湖南省也基本形成了政府出資引導、優惠政策扶持、社會資金投入的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投入新機制。四是鼓勵綠色礦山建設。湖南省鼓勵引導礦山企業自主開展綠色礦山建設工程,已有22個礦山獲“國家級綠色礦山”稱號。
第四,開展研究創新,治理重金屬污染。湖南省國土資源廳開展了系列政策、科技研究,積極探索礦山地質環境管理方面的新路子、新手段。他們在全國率先開展了礦山地質環境影響評估工作,也是第一個將土地復墾方案與礦山地質環境影響評估、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進行合并編制的省份,制定出臺了《湖南省地質環境保護條例》、《湖南省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備用金管理暫行辦法》、《礦山地質環境綜合防治方案編制規范》等相關的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及相關標準,督促礦業權人嚴格履行法定義務;湖南省還是全國第一個將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作為驗收依據,由財政出資、省市縣國土資源部門組成聯合驗收組對礦山地質環境進行驗收的省份。
目前,湖南全省共有1767個礦山通過了礦山地質環境驗收,同時還開展了一系列科學研究,例如在冷水江開展了礦山地質環境監測技術研究及礦山環境野外觀測基地建設工作,總結推廣了示范區的監測技術方法;在株洲清水塘地區進行了重金屬土壤污染修復技術研究,應用隔離墻技術防止地下水重金屬污染,其中CM技術正在申請國家專利;在郴州蘇仙區多金屬礦、臨湘桃林鉛鋅礦開展尾礦庫土地復墾技術研究,使“江南沙漠”變綠洲;在蘇仙區鄧家塘鄉開展植物修復污染耕地技術研究,通過種植蜈蚣草,經過3年~5年吸附、收割,砷污染土地恢復正常耕作;在湘潭錳礦區開展桑蠶養殖基地建設,進行重金屬土壤修復技術研究。
問題不少 任務艱巨
湖南省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的部分委員在調查中發現,湖南省在礦山環境整治與生態修復在取得明顯成效與經驗的同時,由于種種原因,這項工作在推進過程中也存在諸多亟待破解的問題與困難。
歷史欠賬多,治理壓力大。湖南省礦產資源開采歷史悠久,特別是上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受“大礦大開,小礦放開,有水快流,大力鼓勵民營經濟發展”思想的影響,其礦業發展無序。高峰時期,全省各類礦山近2萬處,計劃經濟時期的許多國有大中型礦山已閉坑或因資源枯竭即將閉坑,需要投入大量資金進行治理,沉重的歷史欠賬為今后的治理帶來很大壓力。
法律法規需修改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政策措施與管理制度與湖南省嚴峻的礦山環境問題不相適應。例如,《湖南省地質環境保護條例》是2002年由湖南省人大發布實施的,對促進湖南省的地質環境保護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但隨著形勢的發展,特別是各方面對環境保護要求的提高,《條例》有些內容已經過時,有些應包括的內容又缺失,迫切需要從法律的層面為礦山地質環境保護提供保障?!逗鲜〉V山地質環境治理備用金管理暫行辦法》、《湖南省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驗收辦法(試行)》和《湖南省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驗收標準(試行)》公布時間均已在5年以上,根據《湖南省行政程序規定》,已屬失效文件,急需根據新的形勢進行修改、補充、完善,經審定并重新公布。
保護意識有待加強。部分采礦權人存在“重資源開發,輕環境保護”的意識,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追求經濟效益的最大化,礦山環境保護方案、土地復墾方案未實施或未較好實施;此外,在一些地方,礦產資源開發是當地的經濟支柱與最大財政來源,部分地方政府和部門片面理解“發展才是硬道理”,存在“先發展起來,再改善生態和保護環境”的錯誤思想,對保護礦山環境、落實“邊開采邊治理”的要求執行不力,造成礦山環境破壞。
生產與治理技術有待創新。一是部分礦山,尤其是小型私營礦山采、選技術落后,而湖南省礦產資源特別是有色金屬資源共(伴)生礦多,貧礦多,而資源綜合利用水平低,總回收率為40%左右,不僅浪費資源,增加固體廢棄物排放量,而且增加了尾礦中重金屬的排放。二是礦山廢渣、廢水綜合治理與利用率較低,湖南省礦山廢渣綜合利用率為46.39%,廢水綜合利用率為12.02%。三是礦山環境保護先進技術研究與推廣應用薄弱,影響礦山環境保護的治理效果。
治理資金不足,投入機制有待創新。目前,湖南省礦山環境恢復治理的資金主要來源于礦山企業和各級政府財政投入。盡管政府與礦山企業逐年加大了對礦山環境保護的投入,但與歷史遺留的大量礦山環境恢復治理問題的實際治理需要相比,差距甚遠,需出臺相關政策設立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專項資金,同時吸引大量社會資金參與礦山環境保護。
大膽創新 破解難題
針對推進礦山環境整治與生態修復過程中發現的問題與困難,湖南省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的有關專家提供了可供決策者和有關部門參考的具體政策建議和破解思路——
首先,加強制度建設。一是加快推進湖南省礦山地質環境保護立法進程,根據國土資源部《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規定》要求,結合湖南省的實際情況,修訂《湖南省地質環境保護條例》,研究制定《湖南省礦山地質環境保護條例》。二是盡快修訂發布《湖南省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備用金管理辦法》、《湖南省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驗收辦法》和《湖南省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驗收標準》。三是逐步建立礦山環境保護信用等級評價制度,定期開展礦山企業履行礦山環境保護的信用等級評定工作,向社會發布評定結果;制定相關政策,對積極履行礦山地環境保護責任的礦山,在資源整合、年檢、年審、備用金結轉、治理項目安排等方面給予支持與鼓勵,對不履行礦山地環境保護責任的礦山進行限制或懲罰。四是逐步推行礦山環境保護專家與群眾監管制度,即由政府聘請礦山環境保護方面的資深專家和礦山環境問題突出的礦區的群眾代表作監督員,代表政府監督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工作。
其次,創新投入機制,多方籌措資金,切實加大資金投入。一是對計劃經濟時期國有礦山造成的和現階段礦業權人滅失所遺留的礦山地質環境問題,由各級政府編制礦山環境保護規劃,加大財政投入,建立礦山環境保護專項基金。二是充分發揮備用金制度的約束作用,督促礦業權人主動加大投入。三是在目前財政十分緊張的情況下,按照“誰投資恢復治理、誰受益”的原則,出臺相應的優惠政策,創新投入機制,建立PPP模式,鼓勵社會資金投入。
再次,鼓勵技術創新,建設示范工程。全面總結柿竹園金屬礦區、湘潭錳礦區礦山環境綜合治理示范工程經驗,在礦山環境問題源頭治理方面,根據湖南省共(伴)生礦多,品位低,綜合回收率低,廢渣、廢水排放量大,綜合利用率低的特點,進行采礦、選礦、綜合利用等技術攻關;開展以典型礦區或集中開采區為重點的綜合整治研究,選擇代表性礦區或集中開采區,實施綜合整治示范工程,建議財政部、國土資源部盡快批準湖南省根據兩部《關于申報2015年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專項資金的通知》精神所編制的錫礦山礦區、三十六灣礦區、永州珠山錳礦區等16個重點礦區礦山地質環境綜合防治實施方案,準于立項并給予大力支持,為礦山環境問題成片集中治理提供經驗。
最后,建立礦山地質環境綜合防治體系,由各級人民政府牽頭,開展礦山環境綜合防治。一是由各級人民政府編制礦山環境綜合防治體系建設方案,劃分責任主體,明確防治方向,部署重點防治工程。二是科學開展防治工程,根據礦山環境問題分布、影響范圍等情況,因地制宜,科學安排防治工程,有效改善礦區生態環境。三是加強礦山環境保護能力建設工程,提高礦山環境事件應急能力,完善礦山環境信息系統建設,編制礦山環境保護基礎圖系,建立礦山環境保護科技支撐體系建設,開展礦山環境保護宣傳培訓,全面提升礦山環境綜合防治水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