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CENTER
發布時間:2016-02-19 08:47:59瀏覽:453
港珠澳大橋工程繼早前出現人工島“飄移”情況后,近日又傳出大橋本身有多條樁柱須要重造,部分涉事承判商隸屬中國港灣,估計涉款超過1000萬元。路政署證實,港珠澳大橋本地工程已經建造的上千支大口徑樁柱中,有7支要重造,以代替原來的樁柱,費用由承建商承擔,署方及有工程界人士均指情況并非罕見。
《星島日報》報道,昨日有報道指,大橋有七條深入地底約數十米的樁柱須重造,盛傳可能與工程趕工及地質復雜有關。據稱,其中一條發現問題的樁柱,位于香港口岸人工島,直徑達3米,深入地底約60、70米的位置,由中國港灣的承判商負責;報道引述前線工程人員指,人工島地質受潮汐漲退影響,樁井底清理后仍有淤泥,影響鋼筋籠承托力,當面對澆注混凝土沖力,鋼筋籠猶如“扭麻花”般變形移位。
負責推展港珠澳大橋相關本地工程的路政署證實,根據記錄,港珠澳大橋本地工程已建造的超過1000支大口徑樁柱中,曾有7支樁柱,承建商需要自費重造替代樁柱的補救措施,以代替原來的樁柱。署方指,在施工期間如發現承建商的工程工序,或物料質量出現問題,而令樁柱未能符合合約要求時,與顧問工程師及駐工地工程人員商議后,承建商一般會建議自費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包括在樁柱原位重造另一支替代樁柱,或在樁柱附近位置,建造額外數支樁柱代替原來樁柱等,以達致原本結構設計要求。
署方續指,港珠澳大橋龐大而復雜,亦涉及大量深層及大口徑的樁柱,承建商的工程技術及質量控制十分重要,本地工程內的所有樁柱,都會由駐工地的工程人員按合約標準驗收,確保結構安全,強調有關情況在一般樁柱工程中并非罕見。
資深結構工程師黃澤恩認為,港珠澳大橋人工島工程涉及逾千條樁柱,僅7條出問題,重造比率小于1%,情況不算太差。工程界立法會議員盧偉國亦說,港珠澳大橋工程有7條樁柱要重造,并非異?,F象,因工程會面對復雜地質及施工問題,即使是建屋工程,亦有類此情況,而重造亦不一定要將整條樁柱拔出,可加裝額外樁柱作鞏固來修正問題。據了解,人工島仍然有數以百條樁柱未完工,大橋工程能否趕及明年完工,增添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