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CENTER
發布時間:2015-11-11 08:39:18瀏覽:450
隨著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實現工業經濟與綠色、可持續發展融合愈發必要。
剛剛閉幕的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描繪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定性五年的宏偉藍圖,提出要堅持綠色發展、樹立節約集約循環利用的資源觀,全面高效利用資源,推動建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產業體系,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圍繞“共話十三五,綠色化背景下的循環經濟”的主題,2015中國循環經濟發展論壇于10月31日~11月1日在京舉行,與會領導、專家、學者紛紛闡述了各自的觀點,為我國工業綠色發展的前行之路點亮了明燈。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馮飛:
全面推行綠色制造??建設制造強國
今年5月份,國務院發布了“中國制造2025”,要加快構建高效、低碳、循環的綠色制造體系,促進工業和全社會實現綠色發展。提出了三點意見:
第一,推進綠色工業發展。五中全會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我們要關注單位GDP能耗的倒U型曲線和環境的倒U型曲線,為什么會出現倒U型?這和我們的發展結構至關重要?,F在來看,“十二五”完成單位GDP的能耗、排放目標應該問題不大。是什么原因讓我們比較順利地完成目標?無非是三個途徑:靠結構節能實現減排、靠技術節能實現減排、靠制度和管理實現節能減排。十二五的后半期,結構節能的貢獻非常大,重化工業經濟指標明顯下降。下一步,需要向技術節能的方向發展,把潛力充分挖掘出來。
第二,全面推進綠色制造是建設制造強國的要求。金融危機以后,很多國家都把實體經濟、制造業作為發展重點,力圖走出金融危機的陰霾。2009年底,美國出現了一個叫復興美國制造業的政策框架,隨后又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德國出了一個工業4.0,大家都很關注;法國提出“新工業法國”的概念;英國制定了2050的發展規劃;韓國提出了“新動力產業”等等,基本上這些主要經濟體把目光聚焦到實體經濟上。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對于我們謀劃生態文明、綠色制造提供了技術上的支撐?!爸袊圃?025”明確了三步走的戰略:用十年時間進入到制造強國行列,再用兩個十年鞏固提高,甚至在制造強國當中有一個引領地位。
第三,如何推進綠色制造。全面落實制造強國戰略、強化綠色發展,圍繞制造業資源能源效率和清潔生產水平提升的中心,以制造業綠色改造升級為重點,以綠色科技創新為支撐,以法律標準、綠色監管制度為保證,加快構建綠色制造體系,推動綠色產品、綠色園區和綠色供應鏈發展。
環境保護部副部長翟青:
打好三大戰役 強化治理責任
“大氣十條”、“水十條”相繼發布,取得了明顯成效:2014年全國PM10的平均濃度比2013年下降了2.1%,今年PM10同比下降了7.5%;今年74個城市的PM2.5下降了不少,京津冀下降了21.3%。接下來準備編制“土十條”,基本原則就是確定了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接下來環保部要開展的工作有:
扎實推進總量減排。上半年的核查數據表明,GDP能耗有所下降,“十二五”減排任務有希望完成。
全面貫徹落實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出臺了限產、停產等配套性文件,依法落實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的環境保護責任,監督檢查由過去的以企業為主轉向以地方政府為主。
當前我國環境形勢依然非常嚴峻,我們國家仍然有超過70%的城市達不到空氣質量標準,重污染天氣、嚴重污染天氣時有發生;全國地表水去年有9.2%的斷面喪失了水體的功能要求;城鄉接合部、城市的一些犄角旮旯一些黑臭的水體大量存在。
未來一段時期,環保將深入落實大氣十條、水十條和即將出臺的土十條,落實地方黨委和政府的環保責任,堅持問題導向,將考核結果作為各地經濟社會發展和領導干部評價體系的重要內容;加快推進水污染防治法的修訂工作;加強信息公開,每月公布各個城市的大氣空氣質量和排名情況,實時的發布每個點位、每個站點的監測數據;暢通舉報平臺,在電話舉報的基礎上,開通微信舉報平臺,健全跟蹤系統。
國家發改委環資司司長何炳光:
以綠色化為主線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以綠色化為主線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綠色主線包括綠色思想、綠色導向、綠色布局、綠色生產、綠色生活、綠色共享。
原始文明是敬畏自然,生態文明就應當順應自然,讓循環經濟成為綠色思想的策源地,成為綠色發展的領跑者,成為綠色思想的傳播者,把循環經濟的教育示范基地做大做強?!笆濉币⒕G色導向,建立生態文明建設的評價指標體系,一是評價循環經濟發展本身成效的指標體系,二是要評價循環經濟跟綠色化程度的指標。
綠色布局包括空間布局、產業布局,在“十三五”期間,一定要把園區循環化發展作為綠色化發展的主戰場,按循環經濟的理念構建新園區、改造老園區。
如何實現生活方式的綠色化,中央提出了要加快形成勤儉節約、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在培育綠色消費主體、優化綠色消費環境、倡導綠色行為方面要發揮重要作用,包括推廣綠色產品方面要有所作為。有了前面的綠色思想、綠色導向,通過法律的、經濟的和行政的手段多管齊下,再加上先進技術,才能使過程的綠色化表現在形式上,直接享受綠色成果。
著名經濟學家賈康:
運用經濟手段破解兩大“悖反”
在我國循環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兩大悖反現象:一方面,官方反復強調科學發展、可持續增長,但實際進展是在部門利益、壟斷利益的阻礙下步履維艱;另一方面,公眾對環境惡化、霧霾打擊的感受日益趨向“民怨沸騰”,但一說到資源稅、環境稅等改革,卻又會由其“加稅”特征引發一片反對聲浪。
上述種種政府、民眾兩大方面的悖反和荒謬狀態,導致“科學發展”、“生態文明”遲遲難以落地。因此,必須依靠著眼全局、前瞻長遠、邏輯清晰、設想周全的改革設計,以更大決心、能力、魄力和智慧構成的改革行動來破解悖反,貫徹綠色發展戰略,從而把現代化發展勢頭和“升級版”發展的潛力真正釋放出來。
新一輪價稅財配套改革的一大關鍵,是抓住可用時機推出將資源稅“從量計征”變“從價計征”機制覆蓋到煤炭領域的改革。這一舉措,將有望在今后的市場經濟運行中進一步理順我國基礎能源比價關系,沖破利益固化藩籬,使充分反映市場供求關系的能源資源價格形成機制順應市場經濟,成為一只威力巨大的看不見的手,從而形成法治化框架下有規范性和可預期性的經濟調節手段為主的制度體系和運行機制,促使國民經濟與整個社會走上一條越走越寬的連通中國夢愿景的綠色低碳新路。
中國人民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馬駿:
構建綠色金融體系 推行強制綠色保險
為什么到目前為止我們的經濟結構還是污染型?我認為主要原因是投資結構是污染型的,大量資金投入到污染型產業,只有少量的資金投資到綠色產業,很多私營企業不愿意把資金投入到循環經濟產業中來。因此,我們需要構建一個綠色金融體系,使更多的民間資本愿意進入到綠色產業。
綠色金融體系要達到什么目標?第一是提高綠色項目的回報率,第二是降低污染型項目的投資回報率。綠色金融體系包括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銀行、綠色基金以及綠色保險等等。
中國應該怎樣推進綠色金融體系的構建?中共中央發布的《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中,明確了發展方向:第一是推廣綠色信貸,研究采取財政貼息等方式加大扶持力度,鼓勵各類金融機構加大綠色信貸的發放力度。第二是加強資本市場相關制度建設,研究設立綠色股票指數和發展相關投資產品,研究銀行和企業發行綠色債券,鼓勵對綠色信貸資產實行證券化。第三是支持設立各類綠色發展基金,實行市場化運作。建立上市公司環保信息強制性披露機制;完善對節能低碳、生態環保項目的各類擔保機制,加大風險補償力度。第四是建立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制度。建立綠色評級體系以及公益性的環境成本核算和影響評估體系。
關于貸款貼息政策,過去我們用得不多,很多政府的資金是直接投向了綠色企業、綠色項目。如果實行貼息政策,就會產生巨大的杠桿作用。綠色債券市場作為一個新的融資渠道,可以配合信貸和股權融資,解決期限措配的問題。關于建立強制性綠色保險制度,過去每年都有幾百起突發事件,發生事故以后企業就倒閉,倒閉以后就沒有人來支付環境修復的成本,所以有必要建立綠色保險制度,讓企業要買這些綠色保險,或者說生態責任險。鑒于我們現在的執法力度,還不足以讓所有企業自愿購買這些保險,有必要在高風險領域當中建立強制性的。
中國工程院院士殷瑞鈺:
循環經濟再思考——從3R到5F
循環經濟是涉及到生產過程、生活消費過程和實體經濟的,不是單純物理意義上的循環,更不是不計經濟效果的循環,而是要構建機理和途徑。與循環經濟研究相關,我覺得要建立開放、鏈接、流動、閉環、增值的概念,要有節點、鏈接、網絡、運行時空程序概念,要有物質流鏈接、能量流鏈接、時空過程鏈接、資金流鏈接、生態鏈接、信息流鏈接平臺等概念。
由此可見,循環經濟必然涉及五個因素“5F”,即物質、能量、時間、空間和資金5個因子。減量化、資源化、再利用的“3R”只是原則,“5F”才是參與實際運行的基本要素。我們要根據五個要素的情況,因地制宜地找準切入點,以不同模式循序推進。
循環經濟的業態切入點第一是工業生態園區。流程制造業應該向“三個功能”(產品制造功能、能源高效轉換功能、大宗社會廢棄物消納-處理-再資源化功能)的方向發展,特別是鋼鐵、石化、有色金屬、化工、建材等流程工業,物質、能量、資金密集可以成為這些園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二個切入點是城市礦產,一類是再利用,一類是再制造。第三個切入點是產業轉型升級,實現多元化發展,以循環經濟理念為指導,實現多業態發展。第四是垃圾資源化處理,工業余熱利用等等。
循環經濟就是按照自然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或者轉換的規律來重新構建新的產業、經濟系統,使產業經濟系統的物質、能量利用效率更高、資金使用效率更好、效益更好,環境負荷更少,經濟發展和社會環境之間的關系進一步和諧,并產生不少創新的業態,出現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社會經濟發展。
?